1995年,毅出生在南方一个普通的小镇。父亲是水泥厂工人,母亲经营早点摊,家里唯一的“奢侈品”是一台老式电视机,每逢世界杯,全家会挤在屏幕前熬夜看球。7岁那年,他用废旧报纸裹成球,在巷子里对着墙壁练习射门,直到手指磨出血泡。“那时候不懂什么是职业足球,就是单纯喜欢。”毅回忆道。 15岁时,他带着一塑料袋馒头和200元钱,坐了28小时绿皮火车到省城试训。青训教练看了一眼他瘦小的身材,直接摇头:“回去吧,你吃不了这碗饭。”此后的三年,他辗转于全国23个城市的业余球队,被拒绝183次,最艰难时睡过球场更衣室。转机出现在2013年冬天,一场业余联赛中,他在零下5度的雪地里完成帽子戏法,被一位塞尔维亚球探发现。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小组赛,对阵卫冕冠军法国队时,毅在89分钟用一记35米外落叶球扳平比分。解说员激动到破音:“这是中国球员在世界杯上的首粒进球!”赛后采访中,他撩起球衣露出腰间的绷带——那是半年前韧带撕裂留下的伤疤。“很多人说我该退役了,但我想证明,中国球员也能在世界杯留下名字。” 如今,他拿出70%的代言收入建设“毅基金”,已在偏远山区建成17座标准足球场。去年在云南某小学落成的球场上,他光着脚和孩子们踢了场雨战:“我当年如果有这样的场地,或许能少走十年弯路。”国际足联评价他:“真正诠释了体育如何改变人生。”一、凌晨四点的训练场:毅的起点
二、命运的转折:被拒绝183次之后
三、世界杯上的高光时刻
“足球教会我的不是胜利,而是如何在摔倒后,用沾满泥巴的手再站起来。”——毅
四、超越足球:毅基金与乡村球场计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