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侠很美好,现实很残酷。昨晚,许多中国拳迷经历了一个不眠之夜:在WBO蝇量级世界拳王金腰带卫冕战上,中国拳击的领军人物邹市明,憾负日本对手木村翔,未能保住他来之不易的拳王金腰带。

7月28日晚,邹市明WBO世界拳王金腰带卫冕赛将在上海东方体育中心打响。这是邹市明获得职业拳王金腰带之后的第一次自由卫冕,对手是来自日本的洲际冠军木村翔。第十一回合,邹市明被对手重击遭到TKO告负,卫冕失败,失去WBO金腰带。

36岁的老将在场上拼尽了全力,只可惜力不从心。不是对手太强,而是邹市明真的老了。

无名之辈,靠什么战胜了巨星?

“无名之辈打败巨星”,赛后,日本的大小媒体几乎都用这样的言辞形容这场比赛。木村是2013年才进入职业赛场的无名氏,去年11月获得了日本未承认的WBO亚太拳王头衔,进入了世界排名,才获得“供拳王选择”的机会。

日本媒体:木村翔战胜中国英雄,夺得世界拳王腰带。

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,此前国内在报道木村的时候,说他是日本拳王。

实际上,木村翔在日本的排名或许要排在20名开外,“在日本至少有10个同级别选手可以KO木村翔,所以他这根刚刚到手的金腰带,很快就要拱手让人的。”

邹市明怎么会输给这么一个无名之辈呢?的确,从实力、灵活性、经验上,邹市明看似都占上风,可木村翔的顽强,大大被人们低估,他的体能优势,随着比赛的进行慢慢成为了致胜的利器。

如果说这场比赛只有六回合,那胜者无疑就是邹市明,但这是场12回合的较量。第十回合,邹市明两度滑倒,已经是体能透支的前兆;第十一回合,邹市明终于来到临界点。对于把职业生涯都堵在这场比赛上的木村翔来说,这可是把握住命运的唯一一次机会,于是他玩命地将拳头砸向邹市明。

“最后那几下重拳落在这个36岁的拳王身上时,游离的眼神和停滞的步伐让人感到心碎……许多伟大的拳王都是从一场失败中退下来的,36岁也到了知难而退的时候了,祝贺木村翔,也向邹市明致敬!”网友小齐CAPTAIN说。

邹市明:练了22年拳击,就是为了今天

被对手KO,让邹市明的娇妻冉莹颖双手捂脸,根本无法相信。毕竟,这是在家门口的比赛,对手的实力也并非非常强劲,但年轻的日本拳手木村翔确实在最后时刻重重击倒邹市明,胜利很有说服力。

“因为邹市明,你们来到了这里,感受拳击运动的魅力。所以我要感谢现场每一个观众。”邹市明赛后的发言没有太系统的逻辑,但绝对心潮澎湃,“体育不分国界,希望观众不要对邻国的日本选手有嘘声。这是我一个人的失败,是我们两个选手拳头和血的碰撞。虽然比赛输了,但我们的体育精神,我们的大度要超过对手,也希望把掌声献给对手,他们同样付出了很多。”

邹市明作为奥运拳击冠军,能在这个年龄向职业拳击进军,本身就是一种勇气。

最后,邹市明有些哽咽地表示,“我练了22年拳击,就是为了今天。等我打不动了,等我输掉比赛,这时候如果还有人支持拳击,那我也已经成功了。”

值得注意的是,这场比赛是邹市明从自己原先的经纪公司上海盛力世家解约“单飞”,自己组建公司承办的第一场比赛。之前,邹市明的比赛由盛力世家与其合作伙伴美国阿鲁姆的“顶班”公司即邹市明原先的推广公司负责。

从这场比赛的结果来看,邹市明过去只要安心当拳手,现在又要当拳手又要当老板。对于自己的事,邹市明肯定特别上心,也更能发挥利用自己这两年来在娱乐界与体育界积攒下的资源。不过,这样做或许分散掉了邹市明的宝贵精力,这也是他最后时刻崩盘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
拳怕少壮,邹市明输在体力上,对手则是奋力一搏。

转型,一直是邹市明面前的一座大山

有人说,现在的邹市明还不算老——乔治·福尔曼45岁成为重量级世界冠军;伯纳德.霍普金斯在36岁那年一统职业拳击中量级江湖……

但说这话的人忘了一点,邹市明踏入职业拳击的时间,实在太晚了。

“看着邹市明把手放在腰部满场跑的样子,过去三年多的转型,真的是难为他了!”一位资深的拳击记者昨晚感叹道。

自打邹市明进入职业拳击,转型一直是他面前的一座大山。

奥运会和世锦赛的拳击比赛,比拼的是点数,只要考虑如何比对手多得分;而职业拳击比赛需要拳击手出拳更重,最好将对手击倒,而且职业拳击的回合数更多,对拳击手的体能要求更高。

邹市明的技术特点,决定了他比其他业余选手转型职业,都来得更难——“海盗式”业余与职业拳击风格打法“格格不入”的巨大差异。近20年的肌肉记忆需要逐渐改变,重拳的力量要加大,身体的重心要降低,移动躲闪也和以前完全两样……

对于邹市明来说,业余和职业之间,终究还是有一道迈不过去的坎儿。

要改变这些,是需要时间和一场场比赛巩固提高。这一点邹市明及其团队也懂,但问题是,邹市明真的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等,没有去一场场通过积累等待质变的可能。

进入职业以来,在体能充沛时,邹市明往往能够用职业的方式去战斗——他的手架足够高,他的脚步更加扎实,时不时打出职业选手惯用的重拳。一旦体力出现问题,曾经的那个邹市明又不自觉地冒了出来,就像昨天到比赛后半阶段,邹市明开始把拳头摆在腰间,手架几乎不护头,这可能与业余拳击脑袋有头盔保护有关,他的脚步开始游离,在拳击业内人士看来,这些都是足以致命的破绽。

为邹市明的勇气鼓掌

从邹市明迈入职业拳坛开始,就有个别等着看邹市明笑话的人存在。其实,笑话邹市明的人,也是很可笑的。

职业拳击本身是一场真刀真枪的秀——推广人扮演的是“造星”导演,特别是大牌推广人,拳手是全力付出的“演员”,推广人会为重点打造的“主角”挑选更能够突出“主角”的“配角”,为其每场比赛认真遴选对手,使其逐渐熟悉适应各种不同风格打法,提高技术,积累经验,增加自信。一旦火候成熟,便是拳王金腰带加身之时。

经纪团队为邹市明安排的大部分对手,实力都相对较弱。

必须承认,去年邹市明获得的WBO112磅世界拳王金腰带,正是邹市明、盛力世家与Top Rank三方合作的成果。最关键的,无疑还是邹市明本身。

2013年1月23日,伦敦奥运会卫冕成功后的第5个月,邹市明从国家队退役,正式宣布转入职业拳坛,这一年他32岁,创下了奥运拳手转职业的最大年龄纪录。他的身边,就是盛力世家的CEO李胜(左)和TOP RANK的掌门人阿鲁姆。

对梦想的追逐,让邹市明最终从专业体制下走出,摸索发展道路。邹市明并不惧怕职业拳坛对自己海盗打法的嘲笑,他认为这反而是自己的优势。他努力着去适应职业拳击的规则,努力去训练,包括技术和体能,努力着改变这些曾给他带来无数辉煌的一切。这对于伦敦之后已31岁的他充满不确定性,过程更艰难。

每一场挑战赛前,邹市明都要接受3个月的封闭训练。为了加强力量,他每隔一天要沿海滩跑10公里,跳绳的绳子有3公斤重。手上的皮全部磨烂了,随之而来的还有失眠。半夜睡不着,邹市明就对着镜子练习挥拳。

作为奥运会拳击比赛两金一铜的得主,邹市明的努力值得我们敬佩。作为36岁的两届奥运会冠军,荣誉满身、家庭美满,迈入职业拳击对他来说是一次拿名誉作为赌注的冒险。但他毅然这么做了,为的是自己的梦想,也是为中国职业拳击事业。

正如网友所说,邹市明永远都是我们心目中的拳王。

赛后网友纷纷力挺邹市明。

邹市明没有沉溺于奥运冠军的荣誉里坐享其成,而用自己的勇气成就全新的人生,为中国拳击做出自己的贡献,他就是一个英雄。

本文来源: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

作者:陈华、姚勤毅

微信编辑:体育迷胡雨松

打击黑心开发商大快人心,点个赞吧↓↓↓

【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“上海观察”】

Copyright © 2088 世界杯德国7比1巴西|2010 世界杯|MPM-DPM三部曲世界杯策略分析站|mpmdpmtrilog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友情链接